2021年,MIUI问题出在哪?研究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有感

最近在阅读郭富才撰写的《新产品开发管理,就用 IPD》一书,书写的一般,我不做评价,重要的是引发了一些我对研发管理的思考。在我看来,任正非最强大的地方不在于技术实力、管理能力,而在于“有自知之明”。

这种自知之明体现在:华为的初创期依赖野蛮的生长方式和狼性的文化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在一些产品的开发上获得了市场的青睐。但任正非并没有把这样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是意识到了华为当时的成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而下定决心斥巨资向IBM讨教管理方式。投资这种隐形、长期的“财富”,任正非也许是国内首位坚持这样做的企业家了。

IPD流程的前期工作中,很重要的就是进行完备的市场调研,对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情况进行细致认真的摸排,再指定清晰的工作计划逐步完善。可以说,近几年来华为终端产品在很多方面体现出了很独特的市场竞争力。这其中也许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加持,但不可否认的是,IPD流程的功效在华为身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可以称得上是国产智能手机纪元的开创者——小米。早期的小米最先做的是一个定制化的安卓ROM,也就是现在小米、红米、黑鲨等手机上安装的系统——MIUI。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MIUI代表了安卓定制化ROM的最高水准——良好的设计、高度个性化的用户选项、丰富的功能以及极为活跃的用户社区。我曾经因为小米2和小米3入坑了小米。在当时,没有任何一家国内厂商可以与小米竞争,甚至有大量的团队积极为其他手机移植MIUI。当时甚至还有有一种说法:MIUI值500元人民币。

从我的小米3退役到2020年8月,我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iPhone 5s和iPhone 8,间歇性的使用了一些三星和华为的手机产品。从个人喜好而言,这段时间的EMUI和MIUI相比,体验、功能完善度以及美学设计方面都相去甚远,更难以媲美一直以来作为人机交互标杆的iPhone和iOS。这也是在我的iPhone 8退役之后,我选择了小米10至尊纪念版作为替代品的原因。

小米3
我的上一台小米——小米3移动版
小米10至尊纪念版
我的iPhone 8的继任者——小米10ultra

当换回小米的时候,我确实感受到了MIUI 12那可以媲美iPhone的动效设计。可以说除了Origin OS以外,MIUI依旧是当前国产安卓手机系统UI设计的王者。再加上完善的隐私保护机制和丰富的本地化功能,使得它依旧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但是,随着使用的深入,我感觉到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 功能存在冗余,很多功能使用率不高却让应用变得更加复杂
  • 复杂的多功能导致操作逻辑的复杂化
  • 复杂的功能组合衍生而成的使用场景是的bug增多且(我猜想)开发部门难以复现

有时候我会好奇地思考:MIUI的产品经理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上项目如此急躁而没有规划?这些疑问直到我打开“小米社区”APP才得到解答。

事实上,MIUI的功能推进,尤其是小功能的推进,大幅依赖于来自社区的反馈。而重大功能,比如备受好评的隐私探照灯、完备的非线性动画渲染引擎等则是由研发团队自行规划的。而在处理由社区反馈提交的功能时,MIUI团队的处理方案实质上就是一个简单的类似看板的功能。这一类型的功能或者说产品的上马,并非来自于对于市场的全面调查和对竞品的全面分析,而是来源于社区用户的投票表决。

MIUI的隐私保护
MIUI的隐私保护
MIUI光锥动效架构
MIUI光锥动效架构

这种做法乍一看似乎没有问题。在MIUI早期确实如此,但我认为这种模式在那时成功而如今遇到问题,主要有这样几点原因:

  1. MIUI早期用户具备相当丰富的软硬件使用经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过刷CM包和一系列其它ROM包的经验,对系统本身的了解和对竞品的了解都十分深入。因此,他们的建议本身就不亚于一些具有一定经验的产品经理。比如在修复bug时,那时MIUI论坛的许多用户不仅具有准确描述复现bug方式的能力,甚至还有部分用户能够直接通过修改ROM包来自己修复的能力。在这样的知识水平高、动手能力强、使用经验多的用户中间投票讨论,自然能起到不亚于一般产品经理决策的效果。即便他们对应于全体MIUI用户占比很小,但他们对于市场的了解已然可以弥补这一缺憾。然而,随着MIUI的做大,MIUI的用户群体已经开始大幅转变,原先活跃于论坛的高水平用户在社区中的占比实际上变小了。如果此时再次举行投票,投票者中的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全面了解。而同时,由于MIUI社区用户无法代表全体小米用户的真实需求,因而他们的建议也难以作为科学合理的市场调研予以采信。
  2. MIUI早期时,整个移动终端设备市场都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时期。当时除了苹果具有强大的软硬件整合能力,提供丰富易用的功能。哪怕是当时风光无限的LG、索尼、HTC、三星等大厂,系统功能和本地化服务都做得一塌糊涂,遑论当时还在高价低配割韭菜的中兴、酷派、华为、联想之流。一些非常重要的本地化功能的需求一直没有有效的供给,也就是说,很多国人使用手机时遇到的迫切需求没有得到解决。而早期的MIUI恰恰满足了这一迫切的需求,而这也意味着当时米柚论坛用户所提出的功能,往往是对于几乎所有用户群体都是刚需的重要功能。而如今,大部分功能已经完备的前提下,许多社区提出的新功能的个性化程度太高。不经仔细设计加入系统中,只会导致系统功能层级、操作逻辑变得混乱不堪,让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臃肿。

如今,他们的团队就像一个越做越大的企业,更需要一套更加完备的管理体系来取代单纯依靠“为发烧而生”的激情的做派。很大程度上说,MIUI如今面临的问题绝对不是几个功能上的小问题,而是整个研发流程上的大问题。华为的IPD流程使得华为的研发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得到显著的优化,其产品也越来越能找到准确的市场定位来迎合市场需求。而如今的小米,仿佛在MIUI上变成了一支“乱打”的队伍:缺乏真正有意义的市场调研,也缺乏真正合理规划,高效进行的研发管理。MIUI 12的风评走低、MIX α的无疾而终,实质上都是这一状况的写照。

平心而论,小米并不缺乏找到市场需求的研发能力。近期,MIUI 12.5的性能优化、隐私探照灯等种种由小米自行规划、研发的项目说明了小米其实具备这样的研发实力。但是管理上的问题使得这样的能力并不能高效地兑现为产品。在《一往无前》中,小米仍然将社区用户视为MIUI最宝贵的资源,对此我依然是认同的。但对于一个处于国产手机这一“红海”市场当中的企业,理性、科学的管理依然是必须的。看到如今小米社区中充斥着谩骂和侮辱的景象,我真切地意识到对于小米而言,这一需求有多么迫切——是时候让专业的产品经理全权掌舵了。

发表评论